中国篮球正站在十字路口,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近日发表观点,直言若中国篮球的格局退缩到亚洲层面,连亚洲也守不住”,这一警示在中国篮球界引发广泛讨论,恰逢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表现起伏、亚洲各国篮球水平快速提升的敏感时期。
过去二十年,中国男篮曾是亚洲篮坛的绝对霸主,16次夺得亚锦赛冠军,长期代表亚洲篮球的最高水平,但近年来,随着澳大利亚队加入亚洲区竞赛,以及新西兰等队的强势崛起,中国男篮在亚洲的统治力明显下滑,2019年世界杯的惨痛失利,更让中国男篮自1984年以来首次无缘奥运会,这是中国篮球历史上的重大挫折。
苏群的观点直指中国篮球发展的核心问题:当我们还在以“亚洲霸主”自居时,亚洲篮球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,澳大利亚队拥有多名NBA现役球员,实力远超亚洲其他队伍;新西兰队身体对抗强悍,打法极具冲击力;传统对手日本队拥有渡边雄太和八村垒等NBA球员,菲律宾队则不断归化强力外援,就连韩国、伊朗等老对手也在不断进步,中国男篮在亚洲的优势已经微乎其微。
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篮球的发展思路,长期以来,中国篮球满足于在亚洲范围内的成功,缺乏与世界强队真正抗衡的雄心和规划,当世界篮球正在经历革命性变化时,中国篮球却在某种程度上停滞不前,技战术理念落后、青训体系不完善、联赛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。
CBA联赛作为中国篮球的重要平台,虽然规模不断扩大,商业价值提升,但在培养本土球员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,外援依赖症依然严重,关键时刻往往由外援决定比赛,本土球员得不到足够锻炼,对比NBA甚至欧洲联赛,CBA的比赛节奏、攻防转换、身体对抗强度都有明显差距,这直接影响了国家队球员适应国际比赛的能力。
青训体系的问题更为严峻,基层篮球人口不足,选拔机制存在弊端,优秀苗子难以脱颖而出,训练方法科学化程度不够,年轻球员基本功不扎实,与世界篮球先进水平差距明显,当欧美强队的青少年球员已经开始接受全方位、科学化训练时,我们的年轻球员还在重复着几十年前的训练模式。
中国篮球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,苏群的警示提醒我们,不能再将目光局限于亚洲,而应该放眼世界,以世界强队为标杆进行改革,这需要从基础做起,重建青训体系,扩大篮球人口,改进训练方法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教练团队。
联赛改革同样关键,CBA需要平衡商业利益与竞技水平,增加比赛强度和质量,给本土球员更多成长空间,可以考虑与欧洲联赛等开展更多交流,引入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。
国家队的建设也需要长远规划,不能再满足于短期成绩,而应该建立一套成熟的选拔和培养体系,让更多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获得国际比赛经验,归化球员可以作为补充,但不能成为解决根本问题的手段。
中国篮球正处在艰难转型期,需要勇气和决心进行彻底改革,苏群的观点可能听起来刺耳,但忠言逆耳利于行,只有正视问题,勇于变革,中国篮球才能重返亚洲之巅,并在世界舞台上有所作为。
历史告诉我们,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当周边国家都在飞速进步时,满足现状就是最大的危机,中国篮球需要重拾雄心,不再为亚洲层面的得失而喜忧,而是要以世界眼光规划未来,才能真正守住亚洲,走向世界。